为进一步提升救助服务专业化水平,打造高素质救助工作队伍,4月25日,市民政局组织各县(市、区)民政(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)局分管领导、救助站负责人开展救助工作业务学习。
领导开班动员“提站位”
“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!我们要齐心协力,真抓实干!”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余世科肯定各级救助机构2024年在照料服务、街面巡查、宣传引导、专项行动开展等方面工作成效,一再强调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,分析当前救助工作在职业乞讨劝导、救助体系构建、机构安全管理、源头预防等方面不足,提出要增强责任意识,在各项不足发力,持续推动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。同时动员学员借此学习机会充电蓄能,做到学有所获、学有所成,提升救助服务水平,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。
先进典型分享 "说战法"
为破解救助对象“屡送屡返、屡返屡出”的痛点,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的泰宁县、建宁县、明溪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分别作经验分享,提供可借鉴做法,打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受助人员回得去、留得下。泰宁县救助站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重点,在注重个案心理辅导的同时加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讲座、家庭关爱主题活动,拓宽了其他县(市、区)救助站的工作思路。明溪县救助站注重资源链接,强化同农业、人社、卫健、残联等部门联合协作,精准落实社会保障措施,解决救助对象返乡后生产生活困难。
专题课程辅导“强本领”
“应采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认知能力、矫正偏差心理导致的偏差行为问题,如暴力行为、盗窃行为。”、“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街面流浪乞讨人员,我们都要采用人文关怀原则,尊重个体尊严,避免标签化语言。”市救助站业务骨干聚焦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难、救助机构安全管理不细致及职业乞讨、疑似精神障碍人员街面劝导难等工作难题,运用“数据+理论+案例”的方式作专题辅导,为救助工作人员提供思路、举措,提升履职能力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